近日工作量較早前減少了不少,故有空閒時間閒時多瀏覽網頁,不竟它是最好的知識平台之一。
今天特詳細瀏覽艾特溫的wordpress,也一一瀏覽他的「我的最愛」。當然對他的支持深覺榮幸,我的出現只在於我是他的朋友。發覺他改變了不少,應說他的生活有點改變。當然與他聯絡減少才會導至「今時今日」的「發現」。嘩然他的所有「我的最愛」對我而言確實是的過分藝術,當然有些的確是很值很欣賞。
本人向來對於一些內涵無幾,卻高調自稱為「藝術家」,並自以為擁有高賞「情操」的人抱有微許反感。我想是與他們的「lifestyle」或生活模式及態度有關。其實應以整個過程來衡量「這」為藝術,還是以「它」的「outcome」來衡量為藝術呢?
就今天而言,要成為以做創作為生(不是維持生活的那種),或以它為工作的確並不困難。
我想的確很多人在做藝術。
p.s. 「藝術家」並不包括艾特溫的「我的最愛」!
在此祝福他的IMAC唔好咁早死。其實我自己部嘢都只係久延殘存。
今天特詳細瀏覽艾特溫的wordpress,也一一瀏覽他的「我的最愛」。當然對他的支持深覺榮幸,我的出現只在於我是他的朋友。發覺他改變了不少,應說他的生活有點改變。當然與他聯絡減少才會導至「今時今日」的「發現」。嘩然他的所有「我的最愛」對我而言確實是的過分藝術,當然有些的確是很值很欣賞。
本人向來對於一些內涵無幾,卻高調自稱為「藝術家」,並自以為擁有高賞「情操」的人抱有微許反感。我想是與他們的「lifestyle」或生活模式及態度有關。其實應以整個過程來衡量「這」為藝術,還是以「它」的「outcome」來衡量為藝術呢?
就今天而言,要成為以做創作為生(不是維持生活的那種),或以它為工作的確並不困難。
我想的確很多人在做藝術。
p.s. 「藝術家」並不包括艾特溫的「我的最愛」!
在此祝福他的IMAC唔好咁早死。其實我自己部嘢都只係久延殘存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<< Home